最近一段时间,我校同步推进多项重大工作——“解放思想·实干兴肇”教育实践活动开始聚焦存在问题,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全面启动,学科专业调整反复接受论证,省市共建高水平学科刚刚迈出脚步,“百日攻坚、精准创文”行动正式拉开帷幕。与此同时,学校自去年年中成为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以来,一直都从顶层设计和办学实践两个层面推动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的进程。观察学校最近这段时间的重大工作,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改”字。
改,基本意义就是改正,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一查找出来,一一加以修改。在“解放思想·实干兴肇”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对标先进,我们深感不思进取、不愿担当的落后思想真的阻碍了学校事业的发展,必须扬弃。而在总结分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意见的时候,我们又深知办学环节中的短板确实影响了学校目标的实现,必须扭转。在这种情况下,难道我们还不要向存在于思想上、工作中的问题开炮,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改?
在这里,一个“改”字,意味着学校要正确认识自己,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西汉学者戴圣有语:“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困惑,才会懂得反省,发愤图强。个人如此,学校亦然。一所学校只有直面问题,深入研究,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整改问题的过程转化为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过程,才能真正取得长足进步。
摆一摆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就更能凸显“改”这个主题对于我校当前各项重大任务的主导性。评估专家组此前通过实地考察、课堂听课、查阅资料、召集座谈等方式,对我校作出全方位的检查,进而形成对于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报告。面对这份既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的评估报告,我们要从专家给出的肯定性评价中获得信心,更要从专家给出的建议性意见里看到差距,对照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办学效果的要求,对不达标的项目一项一项地予以整改。作为我校的主管部门,教育厅为此专门下达文件,要求我校在限定的时间内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任务。这样一来,扎实改进与学校科学发展不相符的办学因素,就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了。
改,有浅层次的改,也有深层次的改。浅层次的改,只是短期见效;深层次的改,才能长期管用。学风的整改工作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道理。曾几何时,我们感觉学风出现了滑坡,便密锣紧鼓地进行整治。但事实证明,以严肃处理为支撑的强硬措施,只是在较为短暂的时段里发挥了效力,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风方面的问题。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丁孝智的说话很有道理:“学风问题必须标本兼治,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在校园里形成创先争优、勤学苦练的优良风气。”正是按照这个思路,学校从针对现象更针对根源出发,多措并举,群管齐下,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风整治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解决学校办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但要有立行立改的态度,更要有治标治本的意识,尤其要有构建长效机制的谋划,使各个层面的整改行动形成合力。只有这样,学校的整改才能出实效,结硕果。
整改是一种改,改革更是一种改。在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在高等教育突飞猛进的当下,一所大学还像过去一样关起门来办学,自给自足,自娱自乐,不与社会进行联动,不和时代发生呼应,不从产业发展中获取资源,不向产业发展提供反哺,却又觊觎获得发展,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强行那样做,则只会牺牲学校的核心利益,断送学校的发展前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号召,教育界也掀起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下,我校要承接省市共建高水平学科的任务,要完成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的使命,假如没有体制机制改革一路保驾护航,必然寸步难行。所以,我们务必高举改革的旗帜,开展覆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以一项改革撬动另一项改革,以局部改革牵引整体改革,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这个意义上,学校可以改而且必须改的空间就更大了。落实了这些“改”,我们才能以改促变,迎来发展,胜利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